第465 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-《春秋我为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令狐博想借此机会让赵氏欠下人情债的心思顿时就凉了下去,又一个浪头打来,船只再度摇晃不停,他胃中一阵翻腾,趴在栏杆上迎风吐了个痛快……

    一边吐,他还一面想着:“端木赐真是货殖的奇才啊,真不知道赵无恤是怎么在市肆里找到此人的,若能为世子所用,那该多好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至此,远在安邑盐池边的魏驹也知道了此事,在派人去约束那些大夫的同时,也在感慨子贡之才。

    他想起了一个在当地流传许久的故事。

    骥,是千里马,它埋没于安邑的马厩中不为人所知,等到老了,就拉着装盐的辎车从盐池攀爬太行山。它的蹄子僵直了,膝盖折断了,尾巴被尿液浸湿,皮肤也开始溃烂,口水滴滴答答洒到了地上,汗水满身流淌。被鞭打着爬到羊肠坂的中间,骥再也上不去了,卧地喘息不已。

    秦穆公的伯乐刚好路过,他远远看到了骥,惊为天人。

    “这是千里马啊!”

    伯乐从车上跳下来,抱住骥痛哭,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。骥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,又昂起头高声嘶叫,那声音直上云天,响亮得就好像金石发出来的一样,它真的是千里马!

    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它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!

    马为知己者鸣!女为悦己者容!士为知己者死!

    “子泰识千里马,举端木赐于市肆,举张孟谈于泮宫,故英才能为之所用,开创了我难以企及的事业。我有伯乐之志,不知我的千里马又在何处?”

    次日,魏驹便向父亲魏侈上书,请求效仿赵鞅养士,在安邑也造一座“招贤馆”,招揽天下士人、游侠为食客!

    他也不避人言,没错,这就是*裸地在效仿赵氏父子。

    魏驹入“战国四君子”之第三席,由此而始!

    (第三卷名字想好了,就叫《战国七雄》吧o(n_n)o~,争取过年前开始)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ps:今天也有事,大章一顶二了,明天后天两更,另外之前有些错误,在这里综合设定下

    齐国盐产量:“十月始正,至于正月,成盐三万六千钟”,三个月三万六,一年大概十五万钟

    《管子.海王》里说每月一成年男子食盐五升,女子三升,小孩两升(实际上肯定到不了这数,咱以一年四十升为平均标准算了)

    100升=1釜,10釜=1钟

    百万人口的国家至少要四万钟

    西鲁将近二十万人口,需要八千钟

    一千多万人口的中原每年要吃四十万钟,齐盐占了天下近半,其余则是安邑盐池、井盐、各地土盐和吴、莒、燕海盐的总和,也就是说,单单在中原,至少还有将近十万钟盐的缺口,这玩意是供不应求的

    另外几百万枚铜币也不是无法想象,想想海昏侯墓里的两百万枚五铢就行了……(未完待续。)

    ps:感谢书友紧那罗是男的,蔚苍澜,言落秋,神幻界的打赏!

    感谢各位的月票!

    求收藏,求订阅,求推荐,求月票!      笔趣阁手机端    http://m.biquwu.cc


    第(3/3)页